上周六,2月15日,唐能翻譯深圳分公司Joanna參加了福田的一場線下50人左右的活動,主題為“創業者如何在出海浪潮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以下是活動的簡要回顧~
創業者如何在出海浪潮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作為語言服務行業的一員,一定要看看深圳這些出海的創業者或職場人士怎么想怎么做。
Sandy Kong在內地出生,后來在香港長大并受教育,她從第一份硅谷假期實習,到后來創業初期管理菲律賓員工,和現在負責AI notebook產品的10年歷程,分享了幾點跨文化交流的經驗:
除了時差、當地文化等客觀存在的差異要克服,
1 面對面是最佳溝通方式~和任何文化的人;
2 專業態度~不論產品或服務是什么,處于什么階段,時刻要保持專業態度;
3 建立信任:最快的方式是通過社交媒體,比如海外用戶使用linkedin ,如果雙方有 mutual friend,或者我們的服務有推薦人,都會很快獲得他人信任;
4 如果在交流中遇到了誤解,化解的方法是:保持開放心態,換位思考,積極溝通,尤其不要預設他人,直接一點更好。
影刀是一款提高企業出海運營效率的工具,它的華南區負責人素芳,有16年的銷售經歷,分享了在面對不通的目標客戶時,企業的文化支撐如燈塔般指引著自己。
盧科森智能的BD Cecilia提到留學經歷讓原本內向的她在從事海外業務拓展的過程中增加了自信和能力。不同區域的客戶傾向的溝通交流方式不同,比如歐洲客戶會自行通過官網了解企業和產品,再決定是否咨詢,而亞洲客戶會更多選擇直接溝通。
嘉賓分享后的沙龍環節,大家分成3組,有了更多面對面的溝通。
很高興認識了深大的英語專業研究生,計劃拓展越南市場的行業研究者,瞄準了中東的游學項目的創始人,在跨境支付行業工作喜歡西語并開始自學的語言愛好者,等等一群年輕人。大家都覺得雖然AI時代,技術迭代很快,看似無所不能,但語言、文化交流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更多的實力,而不是完全被AI牽制。每個人都要思考自己能在哪個細分領域占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