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英語翻譯公司介紹翻譯主體的“權利”
發布時間:2023-07-31 09:40:57
作者:唐能翻譯
分享至:
專業英語翻譯公司介紹主體的“權利”既可能消極地表現為凌駕性,也可能積極地表現為“酌情善斷”,而且首先是有權“酌情”。準確的酌情,是善斷的前提和基礎,“善斷”是“知情”而斷。
專業英語翻譯公司介紹在胡塞爾的詞匯中seeing就是“直覺”,seeing cognition是直觀認識。胡塞爾反對在大多數情況下根本無法加以明確表述的“自明性原則”,相當于我們常說的“想當然”。胡氏強調的是“具有理性形式”、可以將“知性(understanding)轉化為理性(reason)”的直觀認識。翻譯的主體認識也應該是這樣。我們不能“想當然”,單單依靠不能(常常也是來不及細細推敲)將其推向理性的知性行事(看懂就譯),沒有做到酌情善斷,也就是使discretion力臻為“上佳狀態”(a its best)。
唐能上海翻譯表示“想當然”常產生于典籍翻譯中。正因為是翻譯典籍,主體的主導性可能被壓抑,由凌駕性走向另一個極端——盲從所謂圣賢“無謬論”(infallibility),或至少是走向被動。以西晉文學家陸機(約261-約303)的《文賦》為例。《文賦》探索“作文利害之所由”,《文賦》是很有影響的一篇創作論典籍。但就是這樣一篇的創作論,也并不是百事無謬。
在翻譯機構中這顯然是一種“照本宣科”式的“忠信”翻譯:主體完全處于被動狀態。問題出在“文賦”本身的章句組織與鋪排“巧而碎亂”,后世屢有品評,翻譯不能不參照“接受者反饋”加以調整,采取一種能動的、積極的、進取的文本處理手法和文本觀。
在線下單
電話
+86 400-693-1088
+86 21-62793688
郵箱
talkingchina@talkingchina.com
Copyright 2006-2012 Talking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